同志们:
大家好!“岁月不居,时节如流。”值此农历新年即将到来之际,我谨代表赣榆区人民医院党政领导班子向全体辛勤工作,无私奉献的医院职工,向为医院发展做出贡献的离退休老同志,向一直关心、支持赣榆区人民医院建设和发展的各级领导、各界人士、患者及家属朋友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。
2018年,我们迈着坚实的步伐走过,岁月的芳华依然浸润的是不变的初心。回首即将过去的一年,赣医人站在69年发展的新起点,牢记使命,以辛勤的工作彰显了医院的厚度,释放着温度,突显出力度,成就了发展的高度。过去的一年,是我院创建三级综合医院的关键之年。全院上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,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,按照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决策部署,围绕医院“三条主线工作”,坚持“稳中求进、稳中求快”工作总基调,以等级创建为抓手,以学科建设为中心,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依托,突出内涵建设,夯实精细化管理,医疗服务能力和医院综合实力得到明显提升,各项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。
回望2018年,我们硕果累累,收获颇丰。
这一年,我院继续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上下功夫。一是以五大中心为切入点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。作为全市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试点先行单位,我院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,搭建区域医联体平台,打通区镇村互动转诊通道,出台赣榆区人民医院医共体章程和实施方案,以区人民医院为龙头的紧密型医联体发展模式已雏形初现;2018年,我院与北京医院签约成立眼科医联体。与连云港市三院成立妇幼保健医联体,成为江苏省风湿免疫病医联体联盟成员单位,借力“上联”加强医疗协作,同时助力“下联”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,进一步推动了我院医联体的发展。二是继续严控医疗费用,降低群众就医负担。启用DRGs住院医疗服务检测与分析系统,实现按病种分类的精细化管理;合理控制药占比,加强高值耗材管理,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,确保公立医院公益性;进一步推进我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,不断扩大临床路径管理覆盖面。启用新的临床路径管理系统,有效保证了临床诊疗规范,提高了医疗质量,保障了医疗安全,提高了工作效率。
这一年,我院继续在改善医疗服务,推进重点科室建设上下功夫。连续被确认为国家胸痛中心建设单位,国家创伤中心建设单位和市级孕产妇、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通过验收,正在全力建设卒中中心;成功加入120空中救援网络,成为连云港市首个空中救援基地。被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和健康报社授予“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”先进单位、医学影像科获得“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”优秀科室等荣誉称号。在重点专科建设方面,2018年又有八个临床科室成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,2019年,我院将举全院之力,积极整合全院资源,实现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零的突破。
这一年,我院继续在创建等级医院、提升医院整体实力上下功夫。在推进等级医院创建工作方面,我院不断夯实基础、创新机制,对照评审标准,强化落实推进。坚持“以评促建、以评促改、评建并举,重在内涵”的方针。邀请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、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、苏北人民医院等多位专家来我院进行等级医院模拟评审,发现差距与不足,指导科室落实整改。
这一年,我院继续在深耕医院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。2018年,我院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和物资管理系统(SPD项目)正式上线运行,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也已经有序开展,通过精细化管理,医院发展实现了提质增效,管理效能有了质的飞跃。
这一年,我院继续在信息化建设,打造“互联网+智慧”医院上下功夫。医院信息网络安全等级达到3级,电子病历应用水平5级,互联互通成熟度四甲。移动医生、移动护士、移动医技和智慧院长4个APP上线,开创了智能移动协同办公新模式;实现院内导航服务、诊间付费等服务。形成以病人为核心,以电子病历为载体,以临床信息系统为支撑的应用信息体系,同时构建以医院运营管理和决策辅助为核心的院内、院际多级整合平台,建立支撑精细化管理的决策辅助体系,医院信息化水平迈上新台阶。
初心如磐,使命在肩。面向新时代的2019年,我们将以全力通过三级乙等医院评审为首要工作,以培育科研创新核心竞争力作为战略要务,聚焦国内一流视野,加快推进科研创新和医学重点学科建设;以人才团队建设和强化内部管理作为医院发展助推器,着力加快人才培养,深入实施人才培养计划,不断丰富内涵;以服务品质提升、效率增长为己任,持续强化行风建设,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,夯实院科两级责任,有序开展精准医疗、精细管理;以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为抓手,推动分级诊疗,为赣榆区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,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。
路虽远,行则将至,事虽难,做则必成!催人奋进的2019年号角已吹响,同志们,新的使命无限光荣,新的征程催人奋进,让我们朝着既定目标,蹄疾步稳,勇往直前。2019,愿我们共做医院发展的记录者、参与者、推动者!一心所向,一路奋进,不负芳华,逐梦前行!
党委书记、院长
徐宏团